位于武林广场运河北岸的西湖文化广场自落成以来就备受市民关注。尽管靠运河的外围广场早已开放,但主广场却一直被一些蓝色铁板团团包围,难窥真容。
昨天,记者发现,这个集科普文化、演艺会展、休闲、商务会馆于一体的广场,露出了“庐山真面目”——蓝色铁板已被拆除,附近市民纷纷前去参观游玩。
目前,西湖文化广场还在进行内部装修,距离正式开放还有一段时间,但是,即将在广场亮相的文化产业提前带动了周边商业圈的发展。据记者了解,很多商铺是一个月之内开出的,店主们纷纷认为,“这里的生意会不错”。
先亮相的自然博物馆装修忙特色是“请你动手”
170米高的主塔楼以及紧挨着它的几座建筑物——省科技馆、自然博物馆、浙江文化艺术中心、商务大楼、省博物馆呈扇形结构由东向西展开。这就是昨天呈现在记者面前的西湖文化广场。
率先开始装修的是自然博物馆,透过玻璃,记者看到工人正在忙碌地搬卸材料,浓重的粉尘味扑鼻而来。走进大门,顺着还未安装扶手的水泥阶梯,记者来到正在布展的三楼。一进展厅,满眼尽是黄褐色的“岩层”,据工作人员介绍,每一块“岩层”区域都将呈现一个完整的自然场景。“根据这个雏形,你可以想象出热带雨林的模样,而绘有北极熊的背景板又能让你触摸到极地海洋世界的影子。”工作人员介绍说。
“自然博物馆新馆的特色就是将平日博物馆内随处可见的‘请勿动手’改成了‘请你动手’。自然博物馆副馆长严洪明说,新馆将更注重与观众进行互动,“在这里,观众可以与恐龙拔河、亲身感受陨石的重量。”
在采访中,记者了解到,自然博物馆一批新征集的动物标本已陆续到位。这批标本有兽类、鸟类和爬行类计80余件,部分标本将用于情景再现的布展中,而多数标本以橱窗展示的形式迎接参观者。
五个剧场分别上演不同剧目观众想看什么就选什么
据了解,西湖文化广场包括了省科技馆、自然博物馆、浙江省博物馆浙江革命历史纪念馆分馆、浙江画院等文化机构。广场里还有个3万平方米的浙江文化艺术中心,浙江越剧团、浙江曲艺杂技总团、浙江群艺馆等艺术团体都将进驻。而电影院、剧院、KTV、茶座等休闲场所也一应俱全。
这样一来,广场中最让人期待的是浙江文化艺术中心,那里将成为市民文化消遣的聚集地。这里将有一个中心剧场四个小剧场。中心剧场为高科技、多功能剧场,可容纳千名观众,四个小剧场包括一个古戏台、一个黑匣子剧场、一个电声剧场、一个儿童剧场,分别用于戏曲、话剧、综艺和儿童剧演出。届时,观众可根据自己的喜好,选择在自己喜欢的剧院看演出。
随着西湖文化广场不断显现真容,这些天,到主广场散步、跳舞、游玩的市民明显增多。近日,记者注意到,不少市民聚集到广场上游玩,有些人甚至把脸贴在建筑物的玻璃上,想一探究竟。看来,对西湖文化广场的全面开放,市民已是十分期待。
前天,家住百井坊社区的赵晖骑着自行车,将广场逛了个遍,每到一座建筑物前,他都会流连几分钟,“我经常来的,这里每个馆做什么用我都知道,喏,这个是科技馆、那个是博物馆,”赵晖一边用手指着几个建筑物,一边说着。
文化新地标产生商业潜力店主说这里生意会不错
如何在西湖文化广场消磨时光?在广场游玩的市民早就有了自己的打算。
上午先逛逛书店,然后去看一场画展或者展览;中午,在广场用餐完毕,去电影院看大片,也可以在古戏台看场越剧;晚上,如果愿意,还可以再看一场百老汇的音乐剧。当然,也可以唱K或者喝茶——这是昨天记者从很多人那里听到的“蓝图”。
在杭州市民文化方式发生很大变化的同时,嗅觉灵敏的商家看到了西湖文化广场潜在的商机。
记者注意到,原本就比较热闹的朝晖路上,一个月之内开出了一排新商铺,咖啡馆、服装店、饭店“遍地开花”,这些新开的商铺门口都贴着招聘员工的告示。
一家童装店的店主告诉记者,她的店是一个星期前开的,将店址选在这里,正是看中了西湖文化广场日后带来的人气。“开在这个地方,以后生意应该会不错的,”这位女店主说道。
而另外两家在杭州有好几家连锁店的服装店则是在一个月之前开的,之前,他们选的店铺都在市中心的商业区,如今,他们又在与西湖文化广场一路之隔的朝晖路上开辟新领地,可以想见,他们对这块宝地日后带来的丰厚经济效益充分期待。(编辑:惊文)
财富热线: 徐